郾城区自2016年首轮乡镇巡察工作启动以来,坚持以发现问题为导向,围绕“三大问题”,紧扣“六项纪律”,着力发现问题,重点推动巡察工作深入开展,充分发挥巡察“利剑”震慑效应。
做足问题线索“功课”,确保“有备而去”。根据上级部门对巡察工作的安排部署,县区巡察时间一般为40天。时间紧、任务重,为了巡察过程中准确、高效地发现问题,关键就是要做足“巡前准备”工作。根据工作职责,区委巡察办负责统筹、协调、指导区委巡察组开展工作。
巡察组在前面“冲锋陷阵”,而巡察办主要在幕后负责保障工作。区委确定巡察对象和任务分工后,为广泛收集巡察对象的问题线索,提高巡察成效,巡察办通过搜集被巡察对象舆情信息,以及向检察院、法院、编办、信访局等相关单位函询,尽可能多地收集涉及巡察对象的问题线索。根据巡察组具体任务安排,巡察办再对有关情况进行梳理,将大量的问题线索分发给各巡察组,帮助每个巡察组找准重点问题和突破口,备足“弹药”,做足“功课”。在此基础上,各个巡察组再根据巡察对象的不同特点,精心准备巡察方案,确保做到“有备而去”,不打“无准备之仗”。
做到举报渠道畅通,广泛收集群众意见。为发动广大群众参与到巡察工作中来,巡察办在巡察工作开展之前,先后在郾城区政府网、阳光郾城网、郾城党风廉政网三个网站发布巡察公告,进行全面动员,同时要求各镇利用本级网站,编发巡察工作信息,公布各个巡察组的联系方式、巡察任务等,广泛宣传,鼓励大家积极反映巡察对象的问题线索。同时要求各镇将巡察公告张贴到每一个行政村和社区,另外各镇将巡察组组长讲话和党委书记表态发言印发到各行政村、社区,传达到每一名普通党员,在全区上下形成了强大的舆论氛围。
做好后勤保障工作,解决巡察人员后顾之忧。兵马未动,粮草先行。区委、区政府对巡察工作高度重视,为巡察机构拨付专项工作经费,由区纪委办公室负责专款专用,区委巡察办和各巡察组指定专人负责后勤服务保障工作。出于保密需要,巡察组工作人员的吃、住、谈话、接访都要求一定的保密性,为此,各巡察组在巡察过程中的食宿、用车问题,都由区机关事务局统一安排;巡察办统一为巡察组工作人员配备了专门的保密电脑、保密U盘等专用保密设备;同时配设专门的保险柜,对电脑、账册等涉密资料进行统一保管。
做到精准施策,不放过任何“蛛丝马迹”。在巡察过程中,区委四个巡察组采用“5+2”、“白加黑”工作法,加班加点,通过紧扣“六大纪律”,围绕“三大问题”,针对不同巡察对象,采取召开座谈会、汇报会,开展个别座谈,信访受理、走访知情人等形式,精准施策,发现问题。共听取、召开汇报会、座谈会10场(次),完成个别座谈274人(次),转办信访件13个;提前列出提供资料清单,重点查阅被巡察单位党委会记录、干部个人事项、工资财务账目等资料,调取查阅资料、账目526份(件),对涉及重点人、重点事、重点问题的材料都认真审核,注重关键细节,从一笔资金动向和一个签字笔迹中寻找突破口,以点带面扩大“战果”,不放过任何“蛛丝马迹”。目前对四个被巡察单位的巡察工作已经进入收尾阶段,共查出立行立改问题线索19件,发现问题线索数61个。(郾城区纪委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