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年以来,郾城区纪委不断创新教育形式,延伸教育链条,分层次多角度开展廉政教育,将“精准”理念贯穿廉政教育之中,增强了全区反腐倡廉教育的渗透力和影响力。
宣教载体由“大众”向“特色”转变。深入汲取本土红色文化、家风文化、勤廉文化精华,以“阳光郾城”为依托,着力打造以廉洁文化为主题的122处漫画长廊、36个廉政文化广场、1个村级警示教育基地;联合宣传、文化部门,创作现代大型廉政戏剧《张树勋》,编排廉政戏曲《靖边巡抚—赵时熙》,将于近期进行巡演;将浓厚的本土勤廉文化传递到全区各级党组织、每一名党员干部,切实提升其拒腐防变“免疫力”。
传播平台由“纸质”向“指尖”转变。积极利用互联网、新媒体开展廉政教育,通过搭建网站、短信平台、QQ群、微信群等优势互补的廉政教育宣传立体化网络,及时向广大干部职工推送廉政信息、案例警示、发布廉政禁令、提出自律要求、明示规矩和纪律,党员干部只需点击电脑鼠标、轻触手机屏幕就能享受到全方位的廉政教育微服务。今年以来,共发送廉政短信5000余条,通过QQ、微信推送廉政信息1500余条。
教育方式由“粗放”向“精耕”转变。按照岗位差异和不同归口因人施教、分类施教。针对领导干部,邀请专家学者、市纪委相关领导举行专题讲座、座谈会;针对对新提拔、转任的领导干部,通过任前廉考、廉政谈话等方式,做到“早打疫苗”,绷紧廉政之弦;针对农村“两委”干部,通过举办讲座、开展案例剖析、召开案件通报会等,着重教育他们要心系群众、为民办事、维护群众利益;针对纪检监察干部,组织开展“一准则一条例一规则”教育活动,加强业务知识专题培训,提升其理论水平和履职能力。(郾城区纪委)